實際上,一直以來蘋果自動駕駛項目的道路并不順利。最初,蘋果的目標是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后來轉移到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上,而現在又被爆出將徹底放棄自動駕駛項目。對自動駕駛領域策略的改變,從側面彰顯蘋果在該領域心有余而力不足。為此,國際電子商情小編為大家梳理了蘋果公司自動駕駛項目的來龍去脈……
國際電子商情訊 投資研究公司Lynx Equity Strategies最新報告稱,蘋果公司正在其縮減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規模,甚至在考慮徹底結束該項目。據了解,促使蘋果公司做出此抉擇的主要原因是iPhone在中國銷量的下滑,營收的降低讓非核心項目的生存空間也隨之減少。
實際上,一直以來蘋果自動駕駛項目的道路并不順利。最初,蘋果的目標是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后來轉移到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上,而現在又被爆出將徹底放棄自動駕駛項目。對自動駕駛領域策略的改變,從側面彰顯蘋果在該領域心有余而力不足。
為此,國際電子商情小編為大家梳理了蘋果公司自動駕駛項目的來龍去脈:
2014年,蘋果成立了代號為“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的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研發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由在蘋果工作十余年的Steve Zadesky負責。當時,蘋果還專門挖來克萊斯勒全球質量控制負責人 Doug Betts、前福特電動汽車電池專家 Mujeeb Ijaz等數名傳統汽車行業、機器視覺與自動駕駛、電池等行業的頂尖專家。
然而,2016年1月,外媒爆料Zadesky由于個人原因離職,“泰坦計劃”沒了負責人,不過蘋果造車的決心并未被動搖。據了解,當時蘋果的“泰坦計劃”團隊已經擁有大約600名員工。接著,7月,外媒又曝光蘋果公司聘用了已經退休的天才硬件工程師Bob Mansfield來負責其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項目。
雖然蘋果從未在公開場合承認過泰坦計劃計劃的存在,但是關于該計劃的消息一直沒有斷過。可是造車并非易事,更何況是自動駕駛電動汽車。2018年3月,外媒報道,根據內部人士爆料,蘋果已經放棄了造車計劃,整個團隊已經轉而關注自動駕駛平臺。UBS分析師Steven Milunovich也表示,蘋果的Project Titan項目很可能是一個交通平臺,而不是一輛汽車。
時間再拉到2018年11月23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公司的一項與其泰坦項目、自動駕駛汽車和系統相關的專利申請,再度引起了大家對該項目的好奇心。新專利是一種新型通信和警報系統,可將蘋果設備連接到汽車上,當用戶正在閱讀信息或在觀看電影時,車輛通過屏幕上的計算機警報向自動駕駛車輛的駕駛員發出警報。
不過,該專利曝光之后“泰坦計劃”又沒有了聲音。于此同時,蘋果公司在整個2018年度最受大眾關注的卻是其新iPhone手機銷量不佳,采用英特爾基帶芯片導致的信號門事件,以及與高通的專利之爭。
緊接著,2019年1月17日,蘋果公司被爆出正在其縮減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規模,甚至在考慮徹底結束該項目。蘋果的決策或許是盡量保證自己核心業務的最佳選擇,自動駕駛項目本身需要大量且持久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不過,徹底放棄自動駕駛項目讓人覺得十分詫異,因為蘋果在該項目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早在去年7月,就已經有國內媒體報道,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團隊已經有5000人。另外,從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獲得的信息顯示,2018年1月,蘋果開啟了自動駕駛車隊,該車隊由27輛無人車組成。2018年3月,蘋果運營的無人車數目達到45輛。2018年6月,蘋果無人車規模已增長到62輛車,共有87名司機在測試這些車輛。
另外,自動駕駛市場的無疑將是萬億級別的大市場。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2019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價值將達到542.3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到2026年將增至5566.7億美元,這期間的復合年化增速高達39.47%。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普遍認可,未來的全工況全天候的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于2025年實現。這就意味著,在全自動駕駛汽車成功量產之后,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將會更加龐大。
而蘋果如果在此時徹底放棄該項目,就代表該公司主動放棄了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不過,科技公司跨界做自動駕駛項目也并非蘋果公司一家,像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Waymo、百度、阿里、騰訊等均有在該領域布局。
日前,Waymo已經在美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為此,還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品牌進行運營,與Uber以及Lyft進行直接競爭。
百度的Apllo 3.5近日已經在CES 2019上推出,其自動駕駛級別達到L4級,可完成城市復雜路況的駕駛,應對城市中心、住宅區等駕駛場景。同時,截止到2019年,百度與超過130家設備制造商、汽車供應商和芯片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