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EMS廠商 電子制造
大約在三十年前,EMS產業因為大型原廠(OEM)尋求外包生產的風潮而誕生,而掀起這股風潮的主要經濟推動力包括:
● 原廠意圖將固定成本(fixed costs)轉為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
● 光是一家EMS廠商就能夠匯集來自多重市場的需求,因此能將廠房利用率最大化,也能大量采購零組件;
● EMS廠商具備能提升營運效益的專門制造能力。
以上的動力讓偉創力(Flextronics)、富士康(Foxconn)、捷普(Jabil Circuit)等EMS廠商快速崛起;在這段時間里,這些廠商已經建立起一個被泛指為“中國公司(China Inc.)”的產業生態系統。而盡管業績成長,EMS廠商們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抓住了所制造產品中非常少的一點價值。
這樣的現實從廠商們微薄的營運毛利率數字就能看得出來──如偉創力是2%,捷普為3.73%──但為何利潤會這么少?原因有二:
第一,通常EMS廠商無法掌控產品設計,也不會干預所制造產品的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s);在這樣的程度上,EMS僅有權選擇組件,但也都是那些原廠不會在乎選哪種的現成商品。
第二,EMS廠商傾向于將與每家客戶的互動,視為單次獨立的交易;這種行為的后果是讓每一筆交易的利潤水準僅能“安全過關”,但卻無法為整個企業提供實質的杠桿效應。
總而言之,唯一實際的企業杠桿點在于針對廠房的資本投資,以及相關的財務管理策略;至于剩下的,那種營運模式只是大量低利潤的服務,以及在企業層級上稍嫌太小的杠桿效應。
EMS廠商到目前為止都很滿意現狀,因為他們的目標集中在推動業績成長;一直以來,它們也致力于透過投資零組件甚至完整的產品,來提高利潤。不過,對那些以服務為導向的廠商來說,要轉換到以產品為導向的模式會相當困難,而這也成為EMS業者們的難題。
然而,電子終端市場正朝向某種會讓EMS廠商非常難以抉擇的模式改變中;終端市場的變化包括了:
●電子產業主要是由三個最大的消費性市場所推動(計算機、手機、平板裝置);這些市場對成本非常敏感,因此需要對EMS廠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投資;
●其余的市場包括一些小量、高利潤的生意,例如電信、航天、國防、醫療與工業。
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發展軌跡,最終會回到OEM/ODM的經營模式。為什么?主要的理由仍然有兩個:
其一,大型消費性電子品牌已經具備很高的產品量,因此能由EMS廠商所提供的核心價值(匯集產品量、客制化與可變成本)在此狀況下大為降低;其二,對于對成本非常敏感的OEM廠來說,EMS廠商的利潤是成本,而且是能被透過成本最佳化策略排除掉的。
長期來看,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發展軌跡將是企業之間的整并,而運算產品市場的發展軌跡已經預示了這樣的方向;在這些市場中,臺灣的ODM廠商積極推銷自有品牌(例如華碩),而富士康等EMS廠商則基于利潤考量,遠離了運算產品領域。
對于盲目地跟從消費性電子市場、僅專注于營運效益的廠商來說,采取這樣的策略恐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相反的,非消費性市場為EMS廠商提供了產生更大價值的潛力。
不同于消費性電子廠商,其它市場領域的業者通常生產量較少,所以對他們來說能匯集需求的功能是有實質價值的;此外,這些原廠也有處理包括組件報廢、擴展可靠 性等等問題的需求。通常,這類廠商對于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的需求更高,而且一般都不具備建立這類能力的內部技能。
因此,對EMS廠商來說,提升產業價值鏈的機會在于設計解決方案、供應鏈,甚至是相當于ASIC的PC電路板供應能力;能率先提升價值鏈的EMS廠商,將有機會大幅度超前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