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代表了中國科技創新最高水平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我們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科技企業名字,如華為、中興、長飛、海思、海信、康佳等,他們都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具體如下……
2019年1月8日,代表了中國科技創新最高水平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習慣說的“國家三大獎”。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特等獎2項;5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
從最新的獲獎名單中,我們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科技企業名字,如華為、中興、長飛、海思、海信、康佳等,他們都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具體如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研制與大規模應用,完成單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長飛光纖光纜技術創新工程,完成單位: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技術及應用,完成單位:北京郵電大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規劃院、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青海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華為: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研制與大規模應用
該項目距是華為為了快速建設基站、降低部署運維成本開發的新一代基站,已經在全球實現了大規模部署。
該項目歷時四年,自主研發出了業界領先的基帶、中頻和處理器芯片技術,率先在基站芯片內支持可信計算、產業化新型氮化鎵功放,獨創分布式電源技術,實現了基站高效節能,通過分布式基站的高速前傳需求,推動了工業級10G光模塊產業鏈關鍵器件國產化,替代進口;形成了新一代刀片式基站解決方案,在全球實現了大規模部署,設備成熟穩定,應用面廣,成功商用部署在170個國家310張網絡,發貨量大,累計發貨超1500萬片,三年累計銷售收入達2788億元,新增基站設備全球市場份額45%以上。
另外,該項目成果還獲得了2016年深圳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巴塞羅那通信展最佳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獎,通過了日本的TELEC認證、歐盟WEEE認證等國內外權威機構的安全認證、設備入網許可證以及可靠性認證。
帶領完成這個項目的,則是華為首批Fellow(技術線最高級別)呂勁松,系統設計工程師,一位早在1998年就加入華為的工程師。
2.中興:高效融合的超大容量光接入技術及應用
隨著互聯網應用和寬帶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對高速寬帶光接入網提出了重大挑戰。該成果打破無源光網絡傳統拓撲結構、單一復用層次和分立技術制式的限制,實現了“節點效率、系統容量、組網形式”的“三位一體”科技創新,在高端芯片、光接入設備、大規模應用組網等方面實現了突破。取得的三項核心科技創新點為:
(1)節點雙效提升:提出了動態突發業務環境下光接入節點帶寬效率和能量效率的“雙效”提升方法,突破了樹形拓撲結構下節點帶寬和終端節點能耗的瓶頸限制,研制成功了高集成度、低功耗、多制式的光接入網高端核心芯片,并裝備系統;
(2)系統容量提升:提出了大容量長距離廣覆蓋的TWDM光接入系統增容與性能優化方法,突破了長距離廣覆蓋下光接入系統的容量瓶頸限制,研制成功了支持萬級用戶接入的高速光接入系列設備,技術指標領先;
(3)組網能力提升:提出了多制式光接入網絡融合共享機制與動態自適應保護方法,突破了組網瓶頸限制,完成了示范工程應用。
該成果攻克了光接入網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在國內外開展了規模部署,成效顯著。2016年入選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2017年度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長飛:長飛光纖光纜技術創新工程
該項目圍繞“全球第一、行業領袖”的總體目標,重點突破和掌握了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高速拉絲與關鍵裝備、光纖應用與檢測等關鍵技術。
自2003年啟動“長飛光纖光纜技術創新工程”,經過15年的實施與應用,長飛公司建設了光纖光纜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建立了開放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四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機制,打造了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人才隊伍和多層次高水平的研發平臺體系,制定了靈活高效的創新管理機制,全面提升自主創新管理和國際競爭力,帶動行業技術整體進步。
繼2005年、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后,長飛公司再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成為光纖光纜行業行內唯一一家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企業。
4.海思/海信/康佳: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
電視廣播系統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必爭之地,也是一個市場和技術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萬億元產業。然而長期以來,自主系統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核心芯片依賴進口,制約了我國整機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及電視廣播業的自主高質量發展。
“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成功研制了國內首顆超高清畫質增強引擎芯片并實現規模化應用。
該項目通過產學研合作,突破了衛星高級安全接收技術、地面信號同構接收技術、SoC芯片廣義解碼及總線控制技術、高動態控光和超分辨率縮放技術,成功研制了直播衛星安全模式傳輸標準、直播衛星激勵器、直播衛星接收解碼芯片、地面廣播雙模解調IP及芯片、有線/IPTVSoC系列芯片組、畫質增強芯片,近三年芯片銷售超2.32億顆,銷售額超70億元,整機新增產值約220億元,在衛星/有線/IPTV數字電視市場占有率均為第一,實現了我國數字電視廣播系統技術創新和核心芯片研制技術的整體突破。
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4項、集成電路布圖登記5項、軟件著作權16項,形成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4項。項目支撐了我國“核高基”戰略和廣播電視數字化工程,解決了2億多家庭“看上電視、看好電視”的問題,推動我國電視廣播產業全面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在所有的獲獎中,信息通信領域有多項成果獲獎。其中,在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中,包含“網絡系統的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基礎理論與方法”、“大規模多媒體的資源跨域協同計算理論方法”等。
在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中,包含“云-端融合系統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集成化寬頻帶光發射器件與模塊”(武漢光迅科技等)、“熱點區域高容量無線網絡的協同自組織技術及應用”(大唐移動等)等。
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中,除了以上四個專利,還包含“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北斗星通等)、 “毫米波與太赫茲(50GHz~500GHz)測量系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41所、13所)、“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都佳馳電子等)、“大規模街景系統及其位置服務關鍵技術” (騰訊科技等)、“大規模網絡安全態勢分析關鍵技術及系統YHSAS”、“城市多模式公交網絡協同設計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基于共用架構的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蘇州智華汽車電子等)以及“大范圍路網交通協同感知與聯動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等。
為科技進步頒獎是一項積激動人心的大事,是國家層面關切高科技創新進展的表現,為以上創新企業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