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日前阜時科技推出的3D人臉識別模組整合產業鏈資源并推出獨有的算法,可極大降低模組成本......
自蘋果iPhone X采用3D人臉識別以來,帶火了3D傳感器產業鏈,華為、小米、OPPO、VIVO等陸續在旗艦機型采用了3D sensing,不過,目前3D傳感器模組的價格仍然在20美金以上。即將迎來的普及必將伴隨著模組價格的下降。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日前阜時科技推出的3D人臉識別模組整合產業鏈資源并推出獨有的算法,可極大降低模組成本。
阜時科技,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公司總經理正是信煒科技的莫良華。信煒科技是一家做指紋識別芯片的公司,莫總十分看好人工智能的市場前景,于三年前著手研發,如今推出繼指紋識別芯片后的又一力作,即是3D人臉識別模組及自主研發算法。
在日前舉行的阜時科技3D傳感技術發布會上,莫良華介紹了創辦這家公司的初衷,對智能化的理解,以及產品開發的路線圖。顯示了公司在人機交互、生物識別、AI及機器視覺上,持續推出新產品的決心。
視覺占人類信息輸入的80%以上,機器視覺是AI設備與自由環境交互的基礎。在人工智能的大發展背景下,莫良華一眼認準了機器視覺技術的重要性,義無反顧地進行研發投入。
據他介紹,阜時科技3D傳感技術的推出,經過了技術團隊的長期研發。全套的硬件、軟件方案可同步配套提供給客戶,為客戶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這背后的辛苦只有自己才能明了,最值得感謝的,還是夜以繼日奮戰的公司技術團隊。
阜時的研發團隊包括芯片研發、算法、光學、應用開發四個團隊。芯片研發團隊超過10人有平均15年經驗的模擬芯片設計團隊,均來自海內外著名高校,曾開發多款世界領先的性能優異、海量出貨的傳感器芯片。算法團隊開發全新的3D人臉建模方法,高性能低開銷,手機AP也能順利完成運算。
在3D產品布局上,公司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已申請相關專利200多件。公司3D結構光模組已小批量出貨,TOF模組預計明年初推出。另外,莫良華還表示,阜時的產品規劃將轉繞人-機器-環境交互進行開發,2018-2019年重點開發3D攝像頭,2020-2021年開發用于神經識別的神經感知,和腦波感知,未來還將開發思維識別技術。
同時他透露,公司A輪融資,已在資本市場上募集超過1億元。目前B輪融資已啟動,得到投資人的追捧,意向投資是融資額的三倍以上。
2D人臉識別屢被攻破,安全問題突出,尤其人工智能算法的強大,利用靜態圖片生態動態表現配合驗證帶來身份認證的隱患。阜時研發負責人林峰介紹,3D人臉識別通過3D感測加算法抵御安全風險。
阜時的3D人臉識別方案,利用結構光原理,使用人眼不可見的光線,投射特征圖紋在被測物體上,根據圖紋形變演算出物體形變。
具有自主研發的算法,不需要單獨的算法芯片,而是跑在手機AP上面,以高通驍龍660測試,3D建模只需50毫秒,3D識別150毫秒,大大提升運算時間。
公司將一部可精準測距的機臺擺上了桌,通過調節手機與光板之間的距離,檢驗3D結構光的測距能力。現場觀眾參與互動,距離的移動是相對比較隨意的,現場大屏幕上,通過讀取刻度尺的變化大家可看到,實際測出的讀數精度在1毫米以內,實時效果驚人!據林峰介紹,在40cm距離內,阜時科技的深度感測精度可以做到0.5mm以內,行業領先。
現場展示,手中的人臉識別手機的刷臉效果,同時也針對幾款不同的手機,演練了面具攻擊、照片攻擊等目前人臉識別領域常見的攻擊手段。這些攻擊手段,確實容易將2D人臉識別技術破解,但在3D傳感技術面前,都顯得力不從心。
阜時科技的合作伙伴圖語科技,展示了3D人臉應用及系統解決方案,以及目前在使用的客戶情況。圖語科技總經理黃晉介紹說,目前圖語科技專門服務安防類用戶,客戶對于3D人臉識別的興趣很大,正在導入阜時的3D行業模組方案。
日本古河電工,也帶來了自己推出的DOE產品,這家在工業、車載領域產品眾多的跨國集團,也開始布局消費類的光學元件。
中科精工的黃博士,將中科精工主推的3D結構光封裝、測試機臺進行了詳細介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科精工是國內出貨量最大的設備廠商,其提供的機臺已經批量加工過百萬個3D結構光模組,可謂經驗豐富。
筆者在現場參觀演試時偶遇一位工程師,他來自某手機公司,他向阜時科技的技術人員詳細詢問了3D人臉識別模組的各項參數,并認真記錄下來,他們希望把這樣的模組做進手機。目前阜時的3D人臉識別模組已率先應用于安防行業,接下來,手機、AR/VR、家用多媒體、汽車電子等都將是公司面對的廣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