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陸 IC產業 臺灣 晶圓制造 利潤率
VIP論壇專家們在探討中國IC設計企業的出路
“中國IC產業起風了,未來會下雨么?”在日前深圳舉行的“2011年中國IC設計公司成就獎及中國IC產業CEO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表示2012年對中國IC業將會比較艱難。“很多人說2012年是世界的末日,這個雖然危言聳聽。不過,對于半導體業來說,從我目前掌握的一些行業數據與信號分析,2012年將開始新一輪的下滑周期,而今年的增長率可能會小于5%。”他同時認為,隨著不少國際IC大廠放棄IC制造業務,到2015年全球IC產能將存在緊張。
除了產能緊張外,由于芯片制造工藝的迅速提升,已經跨入20nm的節點,未來中國IC制造廠商與國際巨頭之間的競爭將非常困難。與IC制造公司相比,IC設計公司的門檻相對要低很多。據統計,十年來中國IC設計業發展迅猛,產值從2000年的十幾億到現在的幾百億,人才數量增長了十幾倍。然而,大規模增長的背后卻潛藏著危機。
魏少軍表示中國目前的IC公司數目太多,而設計能力卻沒跟上,一方面大價錢買了很多IP,但沒賺到什么錢;另一方面許多公司不死不活,成為“植物人”公司,不但“浪費投資人的錢”同時束縛了不少人才。“從生態鏈的角度來說,我們要保護狼、鯊魚、獅子,只有這些猛獸才能促進生態鏈的完善和發展。”魏少軍認為,政府應該鼓勵并引導IC公司進行有規律的并購,淘汰掉不合格的公司,篩選出高質量的公司。
在會上,上海IC設計服務公司燦芯CEO職春星也十分贊同這一觀點:“目前500家太多了,希望徹底洗牌,沉淀出一批真正優秀的企業。”他指出,“我認為大陸最后能剩下200-300家IC設計公司是較合理的數據。”
國內IC公司的數目是否太多暫且不論,但利潤率的逐年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并且國內IC設計公司已經越來越類似IP廠商的“組裝廠”,另一方面沒有自己的創新和技術積累,只懂得打價格戰來進行競爭。
以至于不少從業人士或悲哀或自嘲的說道,IC設計行業已經不是什么高科技了,正在淪為制造業。
對于2011年的中國IC企業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合縱聯橫,海峽對岸的“藥方”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相比大陸IC從業人員的悲觀,起步更早的臺灣IC業者似乎要更為樂觀。
臺灣知名IC設計服務商創意電子中國區總裁居龍就表示:“我們看到大陸的新一代新興設計包括65nm和40nm的數量非常多,大大超過臺灣,雖然目前臺灣的銷售額仍是大陸的4-5倍,但是未來看,大陸的成長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并且,還有一個數據也很有說服力,那就是ARM最新的CortextA8/9/5/15等在中國大陸的授權數是臺灣的4-5倍。這一切說明中國大陸的IC設計正在蓬勃發展。”
與大陸相比,臺灣擁有從設計到制造、封測完整的IC產業鏈,因此在出貨能力和規模化效應上具有優勢?!峨娮庸こ虒]嫛放_灣版主編Joy Teng認為,臺灣IC業的今天就是大陸IC業的明天,臺灣今天遇到的危機,未來大陸也有可能遇到,通過對臺灣IC業的回顧與分析,或可給大陸從業者以啟示。
臺灣IC業起步于PC產業代工的,早期IC設計業多以生產芯片組、網通和外圍控制芯片崛起,但目前全球IC設計均朝系統化方向發展。臺灣芯片組業者除威盛外,其它均已退出(如硅統)PC戰局。
根據臺灣工研院IEK的最新數據,2011年,臺灣IC設計產業產值預估為新臺幣4,154億(約921億人民幣),占據了全球IC設計產值的二成,約為美國產值的1/3,而中國大陸則為臺灣產值的1/3。
根據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顧馨文提供的數據,201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約4.5%,臺灣IC設計業在缺乏明顯成長動力與目標市場競爭激烈因素下,預估產值僅將溫和成長;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IC設計業的迅速崛起,加上大陸強大的內需市場,對于臺灣以ODM/支撐的產業鏈結構造成了重大挑戰。
電子工程專輯臺灣主編JoyTeng為大家分享了臺灣IC產業特性與電子業商機
目前臺灣IC業面臨的共同困境和趨勢包括:
一、毛利下降,約10年前臺灣IC設計產業利潤率約5~6成,目前僅約3~4成;
二、來自大陸的激烈競爭,大陸的Fabless廠商急劇上升,同時工程師的人數也迅速增長;
三、毛利下降將對新產品研發投入產生影響--企業不愿投注R&D,長久將造成惡性循環;
四、大者恒大是主要趨勢,僅具備單一技能的公司將愈來愈難以存活;
五、與傳統產業一樣,芯片設計產業同樣朝M型化發展,芯片設計業者必須提供愈來愈多樣化的服務,從軟件到參考設計,還必須因應芯片整合趨勢,具備SoC/SiP整合能力。
對于大陸的IC企業,Joy Teng建議,未來兩岸IC設計產業若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將精力集中與發展IP、軟件、先進晶圓制造及封裝技術;這些將是未來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方向雖然明確,但是目前來看IP和晶圓制造畢竟不是短期內可以發展起來的。臺灣工研院IEK半導體研究經理楊瑞臨則給出了另一條道路:他認為,日本的傳統IDM大廠握有大量IP,中國擁有大量系統廠優勢,而臺灣擁有多年的IC設計經驗和制造優勢;要想在未來與三星甚至歐美大廠抗衡,可以結合中、日、臺三地的優勢,打造嶄新的電子產業供應鏈條。
如何成為蘋果的供應商?
對大多還處于主流供應商的“替補隊員”的國內IC供應商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太過遙遠的事情。
蘋果作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不知有多少供應商希望進入其供應鏈條。然而事實無絕對,在“2011年中國IC設計公司成就獎”上,大陸IC公司硅谷數模就因為殺入了蘋果供應鏈而被選為“十大中國IC設計公司品牌”之一。
面對這個問題,國內IC公司大佬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博通集成電路總經理張鵬飛表示,做“替補隊員”就是打價格戰,而成為主流供應商后又要面臨歐美大廠規模經營的壓力。他認為IC廠商一方面要盡量避免低價競爭,另一方面則要躲開國際大腕的打 壓,處境非常困難,“一個是刀山,一個是火海。”
艾為總經理孫洪軍表示,國內IC廠商在供應鏈上吃虧10個點,在品牌上再吃虧十個點,基本上就沒什么利潤了。最后他從業務角度提出了解決方法,“先與客戶做朋友,解決客戶作為人的需求。”他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圣邦微電子總裁張世龍則表示,國際大廠并非沒有弱點,中國廠商相比歐美廠商更加靠近客戶和市場,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更細致而靈活的服務。他表示,僅僅從成本來Costdown是無法贏得這些客戶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工藝和技術的創新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電子工程專輯臺灣主編Joy Teng則給出了更詳細的方法:要成為類似于蘋果這樣的國際一線品牌供應商,IC廠商在芯片規格、可靠性、成本、長期供貨穩定性、以及品牌知名度上缺一不可。事實上,目前在臺灣已有多家公司成為了蘋果的供應商。
她認為,為了實現以上幾點要求,IC廠商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無晶圓廠必須和DH或原廠維持良好互動,強化與客戶的聯系,直接拜訪客戶展示產品性能及優點可強化印象;
二、提供完整參考設計、開發或評估版,協助DH廠商節省產品開發周期;
三、提供強大技術支持--許多臺灣制造商需要芯片原廠的24小時技術咨詢,讓產線不致因芯片出問題而停頓;
四、先進攻2線或3線廠商,也許初期僅能小量出貨,但如此有助于累積市場知名度;
因此,對新創的中小IC公司而言,必須經歷長達2-3年的送樣及評估期,才有可能打入知名品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