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市場 人臉識別應用 電子設計模塊
日前,馬云在德國漢諾威電子展使用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從淘寶網上購買了1948年漢諾威紀念郵票,使得人臉識別技術不斷跳入公眾視線,人臉識別被很多的人所關注。據了解,這項嶄新的支付認證技術由螞蟻金服與一家估值上億美金的新創公司Face++合作研發。
人臉識別技術(face recognition)的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興起,是計算機視覺領域(computer vision)迄今為止最熱門的研究問題之一。作為一種最易普及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眾多,其最傳統的場景莫過于安防、門禁、監控領域。無論是在邊檢進出關的閘口,還是銀行保險柜的安全門鎖,都出現了人臉識別的身影。相較于傳統的密碼、證件、門卡等安全手段,人臉識別因為是一個天然的貼在臉上的“身份證”,具有極難偽造的屬性。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市場對生物識別產品的需求在2010年將達到71億美元;未來五年,生物識別設備的綜合性年增長率將達到21.3%。
而另據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最新權威報告《生物識別市場與產業報告2009-2014》顯示,在各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FIS)和實時掃描所占份額最大,為38.3%;指紋識別占到28.4%,而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FIS)和實時掃描,是指在公安、刑偵、機場、安檢等行業應用的指紋識別系統,是較其他指紋識別的民用市場。
除此之外,人臉識別占到11.4%,虹膜識別、語音識別、靜脈識別和掌形識別各占8.0%、3.0%、2.4%和1.8%。而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人臉識別占比達18%,相對而言,指紋識別占比由之前的98%下降到82%,以上數據充分顯示,人臉識別的強大發展潛力,且目前已有取代指紋識別市場的發展趨勢。
因而,人臉識別的技術也一度被認為是可以取代所有賬號和密碼的新ID系統,如果再搭載上現在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人臉識別技術似乎有希望構建起一套像小說《少數派報告》里的“天網”系統,每個人的行蹤都將可以被精確掌控。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未來圖景。此外,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大家最為熟知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也可以承載很多未來的想象力及巨大的市場。
人臉識別的優勢和硬傷
與其它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相比,人臉識別技術在實用性方面具有獨到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非接觸。人臉圖像的采集不同于指紋、掌紋需要接觸指掌紋專用采集設備,指掌紋的采集除了對設備有一定的磨損外,也不衛生,容易引起被采集者的反感,而人臉圖像采集的設備是攝像頭,無須接觸。
非侵擾,無需配合:人臉照片的采集可使用攝像頭自動拍照,無須工作人員干預,也無須被采集者配合,只需以正常狀態經過攝像頭前即可。
友好:人臉是一個人出生之后暴露在外的生物特征,因此它的隱私性并不像指掌紋、虹膜那樣強,因此人臉的采集并不像指掌紋采集那樣難以讓人接受。
直觀:我們判斷一個人是誰,通過看這個人的臉就是最直觀的方式,不像指掌紋、虹膜等需要相關領域專家才可以判別。
快速:從攝像頭監控區域進行人臉的采集是非常快速的,因為它的非干預性和非接觸性,讓人臉采集的時間大大縮短。
簡便:人臉采集前端設備——攝像頭隨處可見,它不是專用設備,因此簡單易操作。
可擴展性好:人臉識別的應用取決于對人臉數據的分析、處理和應用。它的采集端完全可以采用現有視頻監控系統的攝像設備。后端應用的擴展性決定了人臉識別可以應用在出入控制、黑名單監控、人臉照片搜索等多領域。
硬傷
雖然人臉識別在市場的份額上,迎來了盼望已久的爆發,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阻礙人臉識別發展的一切因素就已經煙消云散。技術上一些公認的硬傷,依然在給人臉識別的應用帶來了不少的隱患。
首先,從技術上來說,識別模板的長久性依然是人臉識別的詬病。雖然,面部圖像確實是最直觀也最易讓人判斷的生物特征,但是,它同樣也是最易發生大面積變化的人體區域。由于光照、姿態、年齡的變化,能夠讓模板始終隨著這些變化而工作,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人臉識別在整個生物識別中是比較新的技術,但是這種新潮卻并非只有優勢。不可否認,人臉識別的快速普及,多少存在一些人們"嘗鮮兒"的心理人們對于新技術充滿好奇心,躍躍欲試。然而,也正因為"新",其準確率還未得到足夠的證明,于是用戶往往也容易產生不信任的心里,因而在面對具有不確定性因素的人臉識別時,如果失去了新鮮感之后,恐怕不少的用戶還會更傾向于選擇已經熟知的生物識別技術。
因此,雖然人臉識別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咸魚翻身”般的實現了自己的騰飛。但是,如果想要徹底實現奪取指紋產品的半壁江山,實現應用的絕對主流,恐怕還有不少的路途需要去追趕。
人臉識別領域呈現的最新成果
1.香港研發最精確面部識別軟件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們研發出世界上最精確的面部識別軟件,在測試中這種程序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精確度,可能為公共安全技術領域帶來顛覆性的革新。這種創紀錄的軟件由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及其團隊研發,在測試中達到99.15%的識別準確率,勝過目前所有的同類軟件,甚至高出人類自身97.53%的識別準確率。
在測試中,這種程序可以從數千張照片中準確辨識出同一個人的兩張照片,并且不會受到光線、化裝、攝像角度等因素的影響。
監控攝像頭已經成為維護公共安全的有力工具,通過它可以監視大量人群并尋找潛在危險,但是想要非常精確地識別嫌疑人或者發現危險行為仍然如同大海撈針一樣困難。通過不斷完善,這種軟件將幫助執法機關或者安全機構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尋找個體,并且還會通過解讀面部表情及早預測暴力行為。
2.英國警方測試世界最快人臉識別技術
英國現有超過六百萬個閉路電視攝像頭同時運轉,這使英國成了最受“關注”的國家。這些攝像頭是用來維護正義的“眼睛”,然而英國警方并不滿足于現狀。萊斯特郡警方今日確認其將成為英國首個測試NEC公司NeoFace人臉識別技術的警局,他們希望利用此技術徹底改變追蹤罪犯的方式,從而提高效率。該軟件的特別之處在于它能夠通過監控探頭同時追蹤成千上萬張面孔,并實時與數據庫中9萬張照片進行比對,而這些動作在幾秒鐘內就能完成。
3.Face++產品三項世界第一
Face++在人臉檢測FDDB評測、人臉關鍵點定位300-W評測和人臉識別LFW評測上,接連拿下了這三項的世界第一。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重要的互聯網圖片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LFW中,Face++團隊更是力壓Facebook人臉團隊,在極難識別的互聯網新聞圖片上,獲得了97.27%的準確率。Face++人臉關鍵點檢測可以精確定位面部的關鍵區域位置,包括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臉部輪廓等。支持一定程度遮擋以及多角度人臉。使用關鍵點檢測技術,可以精確定位人臉美化局部,還可以實現表情交互。
Face++的團隊很年輕、很極客范,基本上是一群85后。公司三位創始人都來自于清華大學,其中一位創始人印奇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3D相機方向博士學位背景(14年采訪的時候稱正在攻讀),他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過四年時間,研發出了微軟當時核心的人臉識別系統,最后被廣泛應用在微軟Xbox和Bing等產品中。
Face++技術服務分為基礎版和企業版。基礎版通過API免費提供,企業版不僅有性能更好的API服務,通過云端API、離線SDK、以及面向用戶的自主研發產品形式,將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到互聯網及移動應用場景中。
人臉識別技術4大應用前景
1.超高清人臉識別
人臉在不同的分辨率下有不同的信息,這是我們在研發的一項新的技術,人的皮膚的狀態,經過十年或者五年會發生本質的改變,但是在短期內,皮膚的狀況是非常穩定的,這里有兩個最酷的例子,之前大家一直說雙胞胎識別出來,如果有超高清的人臉識別,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如果這項技術完成,大家可以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當看到新聞報道上有一個外國領導人超高清的照片,就可以知道這是不是本人。超高清的人臉識別會把我們的人臉識別技術推向更高的高度。
2.3D識別技術
如果說《阿凡達》掀起了3D電影熱潮,同樣在人臉識別領域中也存在著一種3D識別應用。3D人臉識別可以在目標移動過程中進行識別,此外立體化識別不局限于人臉正面,適用于各個角度,面部頭發遮擋、姿態變化也可做到高準確率識別。很多相關企業正著眼于開發三維人臉識別應用及配套解決方案。
3.Face ID
有微信、有淘寶、有支付寶、有招商銀行,甚至未來會有更多的股票、保險賬號,顯然傳統的手段是遠遠不夠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的。隨著個人信息的全面化,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密碼,這個密碼比原來的要求更多,第一顯然要安全,在傳統的安全領域里,安全和方便是要做平衡的,越安全就越不方便。我們希望有新的技術可以達到更好的平衡,同時實名、活體和通用是對新密碼的要求,如果所有人都是虛擬的,虛擬的東西需要和現實的用戶進行實名綁定。
同時,為了確保不是黑客攻擊,而是活體,相當于我們對這個新的綁定有更高的要求。二代身份證,每個人都有一張原始采集的人臉照片,我們基于這樣的照片,可以精確的做比對,有一張身份證照片,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拍一張照片,我們可以精確的判斷是不是本人來使用這個手機。
未來希望只有一個ID。如果真的把虛擬的帳號和人臉綁定在一塊,用戶無論是在網上進行消費還是在線下,這個ID是可以通用的。如果人臉識別技術足夠牛,并且在現實場景的時候,在用戶完全不配合的情況下,都能識別,做到更智能的分析用戶。當你以后走進一家奢侈品店,你之前的一些消費習慣,可能都能非常容易的識別和調出。越精準的分析用戶的行為,未來真的能好好增加線下零售的體驗。
再往前暢想一下,隨著穿戴式設備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識別,機器可能幫助的更多。如果這些ID系統是打通的,無論是線上線下數據的流通,還是未來生活更加便捷,都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方式。
4.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設備如今大熱,如果在其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那畫面太美就真的不敢想了。
人臉識別技術引遐想,巨頭紛紛涉足
在生物識別市場上,人臉識別的應用已經慢慢超出了安防領域。比如:利用人臉識別進行手機解鎖及電腦登陸認證;一些廣告公司把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戶外廣告上進行人流量統計;社保系統紛紛啟用人臉識別技術,規范領取人資格,機場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安檢等等。
隨著目前智慧城市推進,人臉識別技術未來市場前景看好。國內上市公司中,安防領域龍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也有涉及后端應用平臺軟件的研發和生產,包括三星、惠普等國際巨頭也有智能檢索等解決方案。軟件算法公司包括科大訊飛、漢王科技等都推出了終端設備后端解決方案。
以螞蟻金服與Face++合作研發的支付認證技術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在金融服務上試水人臉識別應用,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該領域。
由于微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身份鑒別方法,如標識號碼、磁卡、IC卡等,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圖像分析中最成功的應用近幾年得到了高度重視。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位儲戶走進了銀行,他既沒帶卡,也沒有回憶密碼就徑直提款,當他在提款機上提款時,一臺攝像機對該用戶的眼睛掃描,然后迅速而準確地完成了用戶身份鑒定,辦理完業務。這是美國德克薩斯州聯合銀行發生的一個真實的鏡頭。
人臉識別技術未來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不過這項技術如何加載到產品中去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這項技術在市場上的應用還停留在比較簡單的領域,對于靜態的物體容易識別,但對于動態的物體如何識別就有難度了。另外,如果運用這項技術進行刑偵、反恐等領域,就需要有強大的后臺支撐,相關數據庫的建立,如何比對、判斷都是龐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