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指紋識別技術 移動支付市場 智能機標配 科學實驗模塊
移動互聯網在改變人們的上網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更多不安全的隱患,而指紋識別技術在具備更強的保障性能的同時,還具有便捷性優勢,彌補了移動智能設備的一個缺失,迅速成為手機移動支付的重要一環。就目前來看,一是指紋識別芯片解決方案的越來越炙手可熱;二是Apple Pay、Google Pay、米Pay、樂Pay等移動支付服務不斷推陳出新。安卓陣營支付服務已提上日程,芯片廠商也在摩拳擦掌就等移動支付市場的爆發。那么,指紋識別市場為何遲遲不爆發?產業鏈面臨哪些瓶頸?
Qualcomm 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紋技術
據行業數據分析,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指紋識別市場也有望達到 30 - 50 億元規模,如此大的市場缺口無疑將會促使大量產業鏈廠商加入指紋識別領域。業內人士透露,指紋傳感器的價格很可能會在今年下跌到5美元以下,更有甚者,滑動指紋傳感器價格已經在2刀以下,足見國產手機品牌激發了觸控產業鏈的指紋識別技術熱。
3月10日歐菲光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在指紋識別業務方面,公司和各芯片廠商開展業務合作。據其透露,目前已和一些客戶在積極地商談產品方案,并且布局相應的生產能力,為指紋識別業務的良好開端已做充足的準備工作。
從以往歐菲光的其他產業投資角度來看,都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如今歐菲光作為觸摸屏的龍頭企業,本次對于指紋識別的很有可能是行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預測。
另外從2014年歐菲光的業績預告可以看出,歐菲光在觸摸屏業務上的正處于騰飛階段,而指紋識別作為智能手機中的一大熱點核心技術,歐菲光是不可能錯過。而其低調這么久,如今在投資平臺上表示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可見指紋識別技術或將進入甜蜜期。
隨著智能手機廠商對指紋識別的熱情還在持續升溫,盡管國產手機已經在技術上已經離蘋果不遠,但離指紋識別成為手機標配還需一段時間。回顧2014年,無疑是智能手機指紋識別技術大爆發的一年。
一方面,OPPO N3、魅族MX4 Pro 、華為Mate7等國產旗艦機型均已用上了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的出現緩解了手機廠商在硬件設計上遇到的瓶頸;另一方面,國內指紋識別產業鏈在加速成熟,也為產業鏈廠商帶來了新的投資機遇。
從產業角度來看,指紋識別技術成為智能手機標配指日可待!
國內指紋識別產業鏈漸成規模
據悉,目前,國內相關廠商紛紛進入該領域,觸控芯片廠商比如匯頂、思立微、比亞迪等都已布局指紋識別芯片。其中,匯頂科技、敦泰在2014年都將原來觸控芯片業務向指紋識別技術偏移,并且發布了國內首款按壓式、滑動式電容觸摸指紋識別芯片。據了解,魅族的 MX4 Pro 其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技術便是采用匯頂科技提供的方案。而一些觸摸屏和攝像頭模組商也開始加入指紋識別模組行列,比如歐菲光去年在南昌投資 2 億進行指紋識別模組研發和生產。
目前,全球指紋識別市場主要由韓系廠商主導,包括Crucialtec公司是全球指紋識別模組最大的供應商。而國內產業鏈廠商的加入,將有望打破指紋識別市場依賴韓系廠商的現狀。
國外指紋識別芯片供應商指出,指紋識別的方式很多,有的是采取生物特征辨識,如蘋果利用影像比對,也有利用特點擷取比對方式,如三星Galaxy S6。無論何種比對方式,降低錯誤率及加快辨識時間,是每家供應商的基本課題。
國內、外IC設計廠商都已陸續在2014年底、2015年初宣布推出第一代,甚至第二代的指紋識別芯片解決方案。方案越趨成熟后,目前一顆指紋識別芯片還要近10美元的暴利空間,自然也會順勢萎縮大半,產業界一般預期將直接砍到5美元水準,如同當年的觸控IC報價一路對半再砍的走勢一樣,這時將考驗各家指紋識別芯片供應商的成本競爭力。
因此,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指紋識別技術成為標配的時機將近。指紋識別模組要形成大規模標準化生產,成本也要大幅度下降,這樣才可能像攝像頭、觸摸屏一樣成為標準化器件,而歐菲光有了攝像頭和觸摸屏的成功經驗對已指紋識別的發力足見其信心。
芯片產能受限,量產預計2015年底
指紋識別芯片牽涉到不少封裝材料、模組材質、晶圓產能、運算軟件及應用軟件等問題,需要芯片供應商一個一個設法解決,甚至還要預想蘋果會不會突然提出專利侵權告訴等法律問題,讓全球指紋識別芯片市場商機雖然看似一片光明,但各家IC設計業者卻如履薄冰,遲遲無法將手上樣品化為真實訂單。
指紋識別芯片供應商指出,雖然指紋識別芯片商機早就浮現,但在只有蘋果有量,又采自制方式下,多數國內、外IC設計業者即便想搶進,也得等Android陣營手機開始大量采用。而從2015年中、高端Android手機設計趨勢來看,搭配指紋識別功能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不只是芯片本身的成本與效能競爭力,光是要找近萬片的8寸晶圓產能來支援就是一大問題,尤其在2015年8寸晶圓產能似乎已銷售一空的現在,能否找到晶圓代工廠相助也是一大關鍵,否則目前望單興嘆的情形將不會改變。
受限于8寸晶圓產能,加上方案整合及客戶設計開發需要一段時間,目前一顆近10美元的指紋識別芯片訂單,多數廠商是看得到,卻吃不太到;業內人士表示,就IC設計公司目前的產品進度看來,第一波指紋識別芯片的競賽階段,應該會是在2015年底前。
預期要到2015年底,各家芯片供應商手上的指紋芯片解決方案,由芯片、模組再到量產的過程更順暢時,才有機會真正獲取品牌手機客戶訂單。
仍面臨安全、應用兩大瓶頸
然而,除了生產、成本等制造問題,指紋識別技術要普及還要面臨兩個難題:信息安全和應用匱乏。
安全一直是困擾指紋識別技術最大的問題。號稱最安全的蘋果 Touch ID 在推出的當天就遭到了黑客的破解,不過當時是采取復制指模的方式來作弊。據了解,最新一代的指紋識別技術具有生物電識別功能,復制指模或是斷指將無法通過識別。
為了解決安全問題,很多指紋認證方案提供商也推出了軟件解決方法。一般的指紋認證過程是傳感器把指紋轉化成密鑰與手機本地的指紋數據對比后作出識別判斷。而一些廠商把本地的指紋數據上傳到云端,一旦服務器受到攻擊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目前大部分的解決方案是將指紋數據儲存在一個獨立的“黑盒子”中,這個“黑盒子”與主操作系統隔離,就算手機中 毒數據也不會被外界讀取。魅族 MX4 Pro 便是采取這種方式,在手機儲存中開辟了一個獨立的 Trust zone ,有效地阻止了數據被外界讀取。
另外,應用相對匱乏也是阻礙智能手機指紋識別發展的一個難題。對于大部分 iPhone 用戶來說,目前的指紋識別功能主要是用來“解鎖”,去年蘋果推出Apple Pay,指紋識別才多了支付的功能。而國內廠商包括華為 Mate7 結合支付寶錢包推出了支付方案,而魅族也宣布將與支付寶、微信合作開發 M-Pay 支付方案。未來,移動支付或將會成為未來指紋識別的主要用途。
2015年,將會有更多的國產手機品牌對指紋識別技術如饑似渴。相關數據表示, 2015 年全球帶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3.5 億部,其中國產占據 6000 萬- 1 億部,而國內智能手機指紋識別市場也有望達到 30 - 50 億元規模,如此大的市場缺口無疑將會促使大量產業鏈廠商加入指紋識別領域。未來1-2年,國內指紋識別產業鏈將加速走向成熟,并且隨著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到來,模組成本也有望下降,屆時指紋識別將很有可能像攝像頭一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