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穿戴設備市場 智能手機市場 物聯網市場
穿戴設備顧名思義,是可以貼近或直接接觸于身體,卻不能進入體內的產品,基本上距離人體尤其器官越接近的物品,功能越單一或越簡便則相對安全,且最好不具有“故意存在”的感覺。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穿戴設備并非一味追求功能強大的原則,反而以方便、安全性做為出發的重要考慮。
智能手機與穿戴設備相輔相成,然而手機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消費性商品,功能自然越強大越好,而穿戴設備市場目前才剛起步,對于站在開發角度的國際大廠來說,將會著重于搜集消費者的信息,也就能夠構成人體與云端之間的橋梁,用于溝通與鏈接,且應用層面相當廣泛,未來可能會朝向非大量性的多樣化發展。
調研機構紛紛看好可穿戴設備,得到廠商以及產業鏈助力,其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呈快速增長態勢。
Gartner
Gartner預估,穿戴設備在未來5年內還不至于會取代智能手機,仍會居于輔助的地位,但長期來說有機會以兩位數成長,預估2020年穿戴式設備的銷售量將達到5.14億件。
Gartner預期2015年穿戴式市場將呈現強勁成長,智能手表、健身腕帶等追蹤設備數量將逼近7千萬件大關,較2014年增加38%;不過,這些設備在未來5年內還不至于會取代智能手機,而是成為既有設備的輔助工具,今年對穿戴式設備來說會是相當有趣的一年,目前穿戴式市場普及率相對仍低,但長期來說有機會以兩位數成長,Gartner預測,2020年穿戴式設備的銷售量將達到5.14億件。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Apple Watch勢必會引發消費者對穿戴式設備的興趣,而三星(Samsung)、Sony、聯想(Lenovo)等品牌也必定會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與其一較長短。除了硬件,廠商還將強調生態系統以及如何從關聯市場中找到綜效。
三星、Google、蘋果與微軟已準備打造全面的醫療健康平臺,以吸引醫療保健、健身業者成為其合作伙伴,這樣的策略將啟動全新的商業模式,但到底該如何保護從穿戴式設備所搜集到的敏感資料,勢必也將引發熱議;除此之外,就穿戴式產品相關的應用程序與生態系統來看,多數廠商仍有改善的空間。
Juniper Research
英國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表示,到2020年,可穿戴市場的規模將增長到800億美元,而這一市場的潛力得到開發的關鍵在于,讓可穿戴設備隱性化。
業界觀察人士相信,蘋果新招募的這些非科技界人才將促進可穿戴技術和手環、手表、戒指等貼身物件之間的磨合,使兩者結合的產物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最有可能盈利的可穿戴產品就是能讓技術完全隱沒、使人不易覺察的產品。
新興的可穿戴技術市場備受數個因素的困擾:
1.電池技術缺乏創新和突破,這使佩戴者時不時就得對可穿戴設備進行充電,便利性大打折扣;
2.這類設備面積有限的用戶界面無法容納復雜精細的功能,但假以時日,這一問題無疑將得到改進;
3.谷歌眼鏡的前車之鑒,普通人在公共場合佩戴可穿戴設備可能引起侵犯隱私等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