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危機持續擴大,高科技公司現在也不得不尋求政府的援助。就在最近,日本夏普電子(Sharp Electronics Corp.)和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rp.)分別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以填補眼前面對的龐大債務缺口。
日本幾家銀行已經提供超過60億美元的貸款,以協助解決夏普和瑞薩的短期現金危機,但兩家公司的未來發展仍引發疑慮。由于受到市場削價競爭與日圓飆漲的沖 擊,瑞薩電子在今年八月預測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而夏普則因為來自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市場競爭壓力,今年也預計將虧損達1千億日圓(12.9億美元)。
夏普公司在9月確認,已經從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與三菱日聯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兩大銀行團獲得了3,600億日圓的資金援助。為了取得銀行融資貸款,夏普必須同意大幅削減成本,例如出售海外電視組裝廠,以及關閉海外的太陽能面板業務。
同時,瑞薩表示,已經從瑞穗、三菱日聯東京銀行等四家銀行團獲得總額達1,610億日圓的聯合貸款,以協助解決其債務問題。
所以,我們還會在日本或其它地區看到其它高科技公司也提出更多像這樣的要求嗎?我并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總感覺(或許這是因為我住在巴塞羅納,已經太常聽到太多有關歐債的問題之故吧!)最糟糕的情況尚未發生。經濟危機仍沖擊著許多領域,對于消費需求帶來負面影響,也迫使企業不得不采取極端的緊縮措施和企業重組行動。因此,我認為,應該還有更多公司與產業將會被認為需要保護,因而獲得政府或各種組織的財務紓困支持。
但真的應該對這些公司挹注資金紓困嗎?我不太確定。顯然,高科技企業的福祉影響著數千名的員工,如果缺乏紓困方案的援助,可能使一個國家的財富面臨更大的危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沒錯,如果讓這些公司繼續營運,還更有機會能夠回收這些支付出去的貸款。
但我也同意“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在持續擴大的全球經濟衰退環境下生存。如果企業的情況持續惡化后,應該在什么時候停止繼續砸錢,應該先行劃清界線。然而,目前看來,這條界線似乎還不是那么清楚。